close

專訪◎林靈 照片◎黃克全提供    原文刊載於《文創達人誌》雙月刊 09 2014年5-6月號

黃克全(黃克全提供)    

  甫於今(2014)3月份成立的情書出版社,是由黃克全王學敏伉儷所創設,黃克全表示,自己一兩個月前才開始著手規劃這個出版社,結果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,在短時間內出版了兩本新書。

  「時間是沖激我順流而下的河流,但我就是河流……。」作家黃克全在其散文〈迷溪記〉引用了波赫士的話語自況,莫非,這句話恰好拋露出他的內在隱衷及其文學景狀,他以現代主義作家自居,其實腳跨了現代主義文學和鄉土文學兩大區塊,兩者的對蹠,甚至互攝,或可依此推溯至其創作原委及歷程。

  笑著說自己老是見異思遷,甚麼文類都寫的黃克全,自我解嘲地說,身為專業作家,為了生活、現實所逼,非得讓自己甚麼文類都要寫。他表示自己也不耐煩於持續撰寫同一類文體,儘管有很多人向他建議,像是洛夫、羅門永遠寫詩,林文義始終定睛於散文……。但黃克全自剖:「我沒有辦法。我的個性就是沒有辦法持續專一於同樣的文類。也許可以專注愛一個人,但文類沒有辦法只愛一個,也沒有最喜歡的文類,今天喜歡散文,明天喜歡小說……。這樣,不曉得好還是不好?」他靦腆一笑。

  以前曾使用過十來個筆名,像是金沙寒、黃啟、韓戈、黃盡歡、黃啟歡、黃今歡、浯江廿四劃生、浯江廿五劃生、平川、常川、楚武……等等,黃克全擁有諸多筆名,連楊照都印象深刻,某一次餐敘席間他如數家珍說:你浯江二十四劃生是專門寫詩的嘛!在「中外文學」常看到;金沙寒專寫散文……,楊照這一番話當場令黃克全很感動。黃克全表示自己的個性很難成為計畫型寫作者,他一向是隨興寫作,閱讀擺第一,每天必定閱讀。隨興作息之間,有時正寫著小說,突然一個念頭轉進,靈感來了,就得拋下目前正著手撰寫的文本,屈從那股天外飛來、急呼呼催逼著自己的力量,非得在這當下寫首詩不可;對於這刁鑽任性的一筆,「無可奈何啊!」黃克全如是說。

  提起自己成為專業作家的過程,起因本是為稻粱謀,希望考取教職,投身杏壇,但未能如願。黃克全謙虛的說著自己甚麼都不懂,手不能提,肩不能挑,再加上從小喜歡讀書、寫稿,說起來成為專職作家,也是順勢而為,自然而然的。在高中時就開始寫評論,評論德國小說家施篤姆的《茵夢湖》,此篇評論在報紙上連載三天,獲得老師的肯定,除口頭表揚並註記嘉獎,「所以我還是從寫評論起家的呢!」黃克全接著說,大學時期開始寫七等生文本的評論,也曾針對黃春明的《魚》寫了篇評論。被收錄於國中課本的《魚》,由於當時的編輯委員吳宏一寫了篇題解,但黃克全其實不太同意吳的題解,進而寫了一兩千字的論述作為回應,後來那篇評論被刊登在中國時報海外航空版的《燈下讀書》專欄。而後,黃克全評黃春明、七等生、顏元叔小說之論述,陸續被刊登於專欄上。但因評論需要大量的閱讀,那時的黃克全認為自己學識涵養不足,再寫下去恐怕會無以為繼,所以論述性的專欄暫時停筆,轉進其他文類的創作。

  「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而寫,我說我不知道.......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寫。也許自閉,也許無聊,也許是青春時期的表現欲,只為引起班上女孩子的注目,諸如此類,各種目的都有吧?難說。」黃克全提起自己的寫作緣由,談及了常駐於內心的潛在苦悶。「我好像很苦悶。我從小就覺得很孤單、很孤獨。我小時候,在八二三時遷往台灣,那時不大會講國語,但眷村裡誰不講國語?一個落單的小孩子,又不會講國語,很容易被欺負,也被孤立。別人打籃球,我總只有在籃球場旁邊看人家打球的份,想想,不如回家看漫畫算了。漫畫裡盡是瑰麗、值得過的生活,相較之下,外在的現實生活好像不值得。雖然我們看瓊瑤,也批評瓊瑤,但瓊瑤筆下建構了美好的、理想性的生活,這樣經由建構與堆疊出的文學世界,當然是經過美化的,但卻對抗了現實世界中的不美好,那份姿態相當吸引我。」

  「因為我比較自閉」,這句話在訪談過程中,被黃克全提及好幾次,「我比較注重內省,多是向內發展,沒有往外。我應該比較趨向於自我價值的建立吧,有人說我的作品偏向現代主義、存在主義與後設理論,我常會自我思考,挖掘自己的內心。人心的內在永遠挖掘不完,一定有些東西是永遠無法了解與被了解的,所以也很難清楚的告訴別人,我到底理解了些甚麼。常有人說我的文章晦澀難讀,仔細想想,這也正常。」

  自七、八年前開始,黃克全開始大量閱讀科學性相關書籍。一系列的科學家傳記、科學物理等等,從未接觸此領域的黃克全,自此對科學哲學特別感興趣。有位奧地利的科學哲學家亨利.柏格森,其著作《物質與記憶》、《時間與意志自由》一書中,分析時間、心靈、物質之間的關係,這類議題讓黃克全十分著迷,也直接或間接促成黃克全於四、五年前開始書寫科學評論。

  而佛教的深奧廣博,也曾深深吸引黃克全,但現在因故暫時中斷;此外,黃克全說,自己對基督教也頗感興趣,甚至著手寫了一本《止於超越 ── 我對基督教的抒情辯證》。

    主要以人心人性的荒原為書寫背景的黃克全表示,其實自己對外在的生活不太重視,與外在社會的互動較少,所以自己不像專業鄉土作家,特別重視、或特別關照及思考人與土地間的關係。話雖如此,但故鄉是非關心不可的重要區塊,畢竟是自己生長、生活的地方,不自覺地就會書寫與金門相關的主題。

  與散文這文類闊別近三十年,重新提筆寫散文,黃克全忍不住感慨,當年的青衫少年如今鬢已星星也。檢視自己漫漫的寫作之路,於散文這一文類所關注的,除了以佛教敘事觀點的生死學文本、老兵文學、報導散文等,在繞了一圈之後,又回到故鄉金門這個島嶼。

  詩人洛夫說:「黃克全不論小說、詩、散文或評論,無所不能,無一不精,是一位全方位的作家」。平日沉默,認為自己口拙,不善言辭的黃克全,這位從文學評論、小說、散文到現代詩,樣樣寫得精彩,得獎無數,被譽為最具文學狀態、深具哲學思考的全方位文學創作者,有感於現在紙本文學的式微與沒落,深切體會一般作者出版之不易,決意自行創設出版社。如今,黃克全既是全方位作家又身兼出版社發行人,其所創立之情書出版社甫推出的新作:《黃克全情詩66》新詩集與《島之書 ── 金門歷史、人文、自然書寫》散文集,這一冊收錄三十篇書寫密度濃稠的散文《島之書》更被視為凝視金門島鄉的深情之作。


【黃克全小檔案】

出生日期:1952720

福建金門人,輔大中文系畢業,中央大學中研所肄業。

專職寫作,曾獲吳濁流文藝獎新詩首獎、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優等獎(首獎),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(二獎)

出版作品:《蜻蜓哲學家》、《玻璃牙齒的狼》、《一天清醒的心》、《太人性的小鎮》、《夜戲》、《永恆意象 ── 經典名作導讀》、《時間懺悔錄》、《兩百個玩笑》、《七等生論》、《在最深的黑夜,你穿著光》、《島之書-金門歷史、人文、自然書寫》、《黃克全情詩66》等十餘部。 


 【情書出版社】

地址:11074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52113樓之1

電話:02-2729-7991  傳真:02-2723-8420

電子信箱:k43211728@gmail.com

郵撥帳號:50290029

郵撥帳戶:黃克全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黃克全 情書出版社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Rose 的頭像
    LaRose

    裂島少女

    La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