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6/03/04

作者林靈  

 若瑾,是所謂的外省第三代。隨著民國38年國民黨來台,她那祖籍安徽的爺爺,隨著蔣中正赴台,新生活於焉開展。

 彼時,若瑾的爺爺是情報員,亦是國民黨的一份子,滿腔反共熱忱慷慨激昂,滿腹熱血愛國情操。但反攻大陸的計畫遲遲未能成行,若瑾的爺爺就此另娶了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奶奶。若瑾的爸爸是家中的么子,從小在「老芋仔」的綽號下長大;而若瑾的爸爸也如同若瑾的爺爺一般,娶了在地台灣女子成親,生下若瑾與其他子嗣。

 若瑾印象最深刻的,是小時爺爺老掛在嘴邊的「一年準備,兩年反攻,三年掃蕩,五年成功」,儘管這個反攻大陸的計畫從未實現。而在開放大陸探親後,若瑾的爺爺踏上返鄉旅程,回到中國尋找老家、探望還留在大陸的髮妻。若瑾說,一場戰爭改變了爺爺的一生,那種妻離子散、誓死反攻的決心,卻成了歷史課本上淡寫輕描的幾個字句。

 在逐漸老邁的情況下,若瑾的爺爺回大陸探親的機會越來越少,最後,他選擇在台灣終老。

 若瑾的爸爸從商,頻繁往來於兩岸與東南亞等地。若瑾的爸爸從小在眷村長大,在若瑾爺爺的嚴謹要求下,是以端正的坐姿、早睡早起、摺方塊棉被……等軍事教育化的方式來教育子女。爺爺慷慨激昂的回歸祖國之心,相較爸爸土生土長於台灣,而中國、台灣,哪裡才是家?若瑾覺得,說到底,其實,兩邊也都是家。

 如果有人問起,「妳是哪裡人?」若瑾說她會先稍思慮,而後回答:「我來自台灣。」在台灣出生、長大、就學與就業,若瑾說,儘管一代接續一代,與中國的距離日漸遙遠、與大陸的關係逐漸淺淡,但她絕對不會忘記,自己的爺爺來自安徽。

 日前,若瑾隨著爸媽前往中國,雖然沒有回到爺爺的安徽老家,卻跟大陸的親戚在福建聚餐會面。「對我而言,那是陌生的國度。」對於同桌共餐的親友沒有丁點熟識感,又或者這一生只見這一次面……,若瑾想了又想,但又不敢多想。

 若瑾說,近來因為工作關係,認識了很多陸配,有時聽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口音,若瑾覺得倒是多了一份親切感,她想著望著,就向著海的那一邊,「也許未來的某一天,能親自走訪爺爺的故鄉。」

arrow
arrow

    La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