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3/12/27

作者林靈

  「各姓鄉親注意聽:五點四十分,查甫、查某、囝仔,攏來祖厝吃飯。」冬裡的夜來得早,不到六點,天已全黑。宗祠內的五張圓桌已鋪好紅色餐巾紙,備妥餐具,正準備開始祭祖宴席。
  村裡的耆老見著來人稀稀落落,總人數怕是未能湊滿一圓桌,於是再次拿起麥克風廣播:「各位鄉親,吃頭的時間到了,大家緊來。」接著,村裡的青壯男人們,陸續端著熱菜,把一道道蒸騰著熱氣、四溢著香氣的菜餚,一一擺到圓桌上來。
    「來來來,坐這,這桌還有空位。」「還有沒有多的碗筷?」「這一桌只有我喝高粱酒?」五張大圓桌霎時坐滿,宗祠也在瞬間熱鬧、暖活了起來。
    直至中午,我才隨著父親一齊到宗祠裡祭祖拜拜。這也才知道,村裡的宗祠,幾乎可說是金門地區僅有的──一宗祠祭祀六姓祖先,而這六姓分別為:杜、孫、程、林、陳、蔡。「六姓同宗,如兄如弟;一堂共祀,若子若孫」這一對聯,就掛在宗祠堂廡。
    在等待的空檔,父親走在前,領我穿過巷弄,說要帶著我到老家遺址看看。在開滿粉紅五瓣花的羊蹄甲樹下,遇見一位村裡的耆老。耆老問:「從台灣回來的嗎?」接著說:「是該回來看看,可別把我們的根基都給忘了。」
  走過砌著石敢當的那牆,經過一座座燕尾與馬背,那一扇斑駁腐朽的木門,那一道腰堵以下為亂石砌的牆,那一棟走過烽火歲月的古厝滿是滄桑,那兒就是父親的兒時住處,是我從未知曉也未曾見過的老家遺址。父親帶著我,走過他兒時踩踏過的每一吋泥土地。
  「一開始這一桌只要兩千五,現在是三千元,之後聽說要漲到一桌三千五。」村人邊挾菜邊說。「這芋頭不錯吃,誰家種的自己自首。」「吃不到的不要客氣,站起來挾。」「下午提及我們宗祠要整修,你看現在整個屋頂長滿野草成甚麼款?」「我就說宗祠也有歲了,人都會長鬍鬚,宗祠當然也開始長鬍鬚了啊!」婦女與小孩就穿插地坐在男人之間,啜著高粱,飲著熱湯。
  「祠宇肇建於清光緒四年戊寅歲(公元一八七八年),從茲六姓祖先一堂合祀,蒸嘗俎豆,歲時不替,禮樂綱維,合協無間……」依照重建記看來,宗祠的歷史已逾百年。「所以我們宗祠的屋頂若要整修,每戶就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!」「剛剛那位第一次參加祭祖的宗親,說是要捐十萬,請大家給他鼓鼓掌…..」   
  宴席間,宗親們的話語及酒杯的撞擊依稀迴盪在耳際,這一桌桌同鄉井、共憂樂、姓雖異而親若族群的厚重情誼,讓我不禁想懷起這所有先來後到的墾拓者,六姓先祖們超越宗族、跨越姓氏、生死與共的革命情義,直至如今更不疑──「一堂共祀,若子若孫;六姓同宗,如兄如弟」。 

原文刊載於金門日報【浯江夜話

arrow
arrow

    La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