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導/林靈 攝影/林靈
為豐富金門離島的文化活動,將藝術涵養扎根於當地社會,臺灣創價學會舉辦「本位.色焰」——李錫奇返鄉八十回顧展,選出李錫奇歷年作品四十六件,並於日前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行盛大開幕儀式,兩岸三地眾多藝文界人士等貴賓雲集,展期至十月十四日止。
提升金門的藝術文化發展,是金門籍藝術家李錫奇長久以來的心願,他屢次向政府建言設立文化特區的重要性,也多次奔走籌組金門當代美術館,希望有朝一日讓金門在地、臺灣和海外優秀藝術創作者,共同打造金門的當代藝術。
終於在金門縣政府的大力支持,與臺灣創價學會的鼎力主辦下,李錫奇如願回故鄉金門舉辦展覽,也讓鄉親看見他的創作成績,了卻他一生最大的心願。臺灣創價學會執行長林廷鋒則表示,「文化藝術,使城市變得偉大!」期待透過李錫奇教授的文化藝術之美,裝點金門城市之美。
梳理創作歷程 作品呈現本位精神
一九三八年出生於金門古寧頭的李錫奇,畢業於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(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)藝術科。一九五八年與陳庭詩、楊英風等人共組「現代版畫會」,亦為「東方畫會」中後期重要成員,是國內重要藝術家。不僅創作,他也曾經營畫廊,拓展國內現代藝術展出的環境與機會,讓臺灣藝術家與國際間可以交流與觀摩。
這次以「本位.色焰」為主題的「李錫奇返鄉八十回顧展」,完整梳理李錫奇的創作歷程,呈現其藝術生涯的代表作品,並藉此彰顯他力求本位的精神,展現他對藝術創作的熱忱與行動力,是一場突破傳統藝術思維的藝術視覺饗宴。
展出的作品中,包括木刻版畫、複合媒材、絹印版畫、大書法、漆畫、水墨等各式精采創作,呈現李錫奇逾半世紀,不斷求新求變,從繪畫工具到顏料的使用、色彩和技法的運用,再到繪畫題材的開拓,已形成一股獨特的藝術風格,並將臺灣現代繪畫史推至另一個高峰。
融合傳統養分 風格多變貫穿中西
李錫奇將傳統養分融合於繪畫創作,他從中國名書法家的書法線條取得靈感,將「永字八法」的筆法,充分發揮於代表作「大書法」系列裡,並從絹印版畫技法,延伸至運用噴槍作畫的形式,讓尺幅浩大的畫幅格局呈現瀟灑、豪邁的氣勢。而在畫面中,書法線條的安排與運用,再透過色彩的巧思與布局,每一筆畫彷彿有了生命,並具柔軟性,進而產生跳躍舞動的韻律感。
投入現代藝術創作逾一甲子的李錫奇,創作貫穿中西,風格多變,有「畫壇變調鳥」之稱,作品跨越半抽象、抽象到複合媒材創作,以及抽象書法等多元藝術領域。二○一二年獲頒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殊榮,李錫奇以旺盛的實踐力,為臺灣現代藝術樹立典範,還屢獲國際藝術大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