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圖/林靈

金門傳統糕點豆包仔粿。.jpg

   一口澤色白如雪,一口軟軟糯糯,一口腴滑清甜,這糕點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烘焙手工製法,這糕點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與心神領會的方式,這是先祖的智慧、師徒的心訣、家族的秘密,這一步一積累了每一個美味的瞬間;這是糯而不黏、甜而不膩、爽口宜人、老少皆宜的豆包仔粿。

  當日現買即食的豆包仔粿,食之甜腴潤滑,食之純真而道地,食之淡淡清韻。在成功村裡,正製作著豆包仔粿的秀琪姐,到底是因為自己愛吃,故而決定把這路手藝學起來;其實,也正是在與家人的閒談間,講起這幾乎已快失傳的古早味--豆包仔粿,曾擔任糕點師傅的表哥丁點不藏私,傾囊分享製作方式,秀琪姐花費半年時間,終於學成。

  秀琪姐說,經由數次試驗,家人也當了好一陣子的白老鼠,終領會出--攪拌均勻無顆粒的米漿是首要也是必要,並將純白米漿倒入模具中作為粿皮,先將底部粿皮蒸熟後,開鍋填進內餡,再倒入米漿,將其蒸熟;也因為內餡填以紅豆、綠豆、土豆等豆餡,所以這才稱之為豆包仔粿。這日,秀琪姐的女兒也在一旁幫襯著,十足媽媽的專業小幫手。

  也因為全為人工操作,製作豆包仔粿的工序相當繁瑣,約需耗費半天時間,光蒸熟就得花上二十分鐘。基於食安考量,除了採用西點專用的不沾黏模具,亦不使用塑料袋盛裝來蒸粿,曾爆出恐有危害健康之虞的紅花米更不在考量之內;秀琪姐甚至特地找來父親協助揮毫,分別寫下「花」、「紅」、「綠」三字設計成貼紙,用以貼在豆包仔粿的外包裝,作為口味識別之用。

  習得手藝後,秀琪姐從端午前後開始製作,同時不斷微調與更新,自然也累積了一定的顧客群。下午,隔鄰的阿婆就買了一袋預備祭祀用;還有年輕的媽媽說,家裡的小朋友早餐都不吃,遂買豆包仔粿來食,「我們家小朋友也愛吃,她也是說要當早餐。」秀琪姐一邊說著,笑了。想來,天底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,唯有純粹天然的踏實飽腹,才能安心放心地讓孩子開懷的吃。

  純樸懷舊的豆包仔粿,冷熱均可食,攜帶也方便,若表皮發硬,重蒸一下立即恢復軟糯風味。而在廈門,甚至是東南亞地區,也有親近豆包仔粿之物,縱使名稱各異,但同樣簡簡單單,同樣甜甜糯糯。功夫講究,慢火蒸熟,一人一食,一茶一物,這藏於市井的熟悉之味,儘管再不起眼,一步步都是用心創造、精工細作。

  這豆包仔粿足足凝集了三代人的情感與手藝,儘管秀琪姐謙謙地說,是因為自己愛吃,而決定把這路手藝學起來;然而沒說的是——是花費多少時間心力,在這內裏投注多少精神及情感,用以保存、用以延續,用以繼往開來、傳承珍味。所以啊,即令是簡單不過的古早味,每一口都齒頰留芳,每一口都耐人尋味

原文刊載於《金門季刊》NO.136  中華民國107年11月出版

 

arrow
arrow

    La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