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.圖/林靈

IMG_6932.JPG

  隱身於小徑村落的彎曲巷弄裡,老榕樹下一塊童趣的手繪店招,幾張簡易桌椅,在矮簷下,在榕蔭下,幾盤噴香的現炸美食,大口咬下,既柔軟又酥香,既簡單又飽足,這是遊客必訪、必吃且頗具戰地特色的獨特料理--蛋狗、蛋香、雜七雜八。

  初次造訪的遊客,對於招牌看板與菜單上的蛋狗、蛋香與雜七雜八,恐或多有疑惑,店家往往不厭其煩地解釋著,蛋香是蛋餅加香腸,蛋狗是蛋餅加熱狗,雜七雜八則是綜合炸物。早年,由於國軍弟兄經常透過電話訂購,為了方便記憶與抄寫,遂產生了這樣的簡稱,並沿用迄今。饒富趣味的簡稱,不僅誤打誤撞成了極富特色與識別性的美食代名詞,也吸引眾多遊客、鄉親與饕客前來朝聖。

  望文思義,並將其成分組成逐一拆解,蛋狗即是炸得金黃香酥的蛋餅裹腹著熱狗,蛋香則為蛋餅裹腹香腸,雜七雜八則是由甜不辣、豬血糕、貢丸、熱狗等物所組合而成的綜合炸物。甫上桌的熱氣蒸騰,加點胡椒鹽,佐以醬料,並不繁複的平實小吃,份量十足,一口酥脆,一口軟嫩,在地的老字號,傳香數十年。

  造訪合泉平價中心的那日,在充滿時歲感的老雜貨店裡,我們聽取老頭家娘黃太太娓娓道來,關於匿伏在簡單吃食背後的濃濃人情。「卡早攏做阿兵哥生意,沒做吃的。做吃的緣起,是因為我們買來吃--我們家就是這樣,買東西回來,就和大家分享,分阿兵哥吃,他們吃了說好吃,就叫我拿來賣,來做著賣他們,就是這樣慢慢做起來的......。」

  老頭家娘還說,自己的好手藝乃是無師自通,再加上於年初仙逝的老頭家「嘴卡叼」,經由自行摸索與經驗積累,「以前要吃甚麼有甚麼,還可以辦桌、叫桌。」全然的自信,十足的好手藝,曾深受好評。憶起過往,忙到「無暝無日」,汗徹淋漓的勞動,撫養四位子女長大成人,賺得一家溫飽,這是小店並不輕鬆的過往,亦是小店再平凡、再相似不過的日常。

  口耳相傳的巷弄美食,日日重複著同樣的工序,每一個環節爛熟於心,同時精確熟練地掌握分寸和火候,在小小的廚房裡醞釀,在漫漫的時光長河裡傳續,儘管只販售蛋香、蛋狗、雜七雜八與炒泡麵,遊客仍翕動著鼻子,順著香氣絡繹前來,打卡、拍照、點選......,一盤接續一盤。

  在油鍋裡接受高溫的煎熬,吃油快、升溫快、炸好快,褪了蒸蒸的水氣,才能呈現酥香迷人的金黃。金燦燦黃豔豔的爐火旺旺,甫上桌的蛋香、蛋狗與雜七雜八,有滋有味,愈吃愈香,每一口都映著小鎮裡的人事蒼茫與流動風光。

  在巷弄裡的小路裡彎繞,看帶著歷史印記的小店,數十年如一日地於此安住。趁熱大啖這一套香酥嫩脆的炸物,滋滋地躥著熱氣,摻雜著絲絲縷縷的香氣,配搭沁涼啤酒或汽水,色香誘人,外酥裡軟,涮嘴夠勁,填實了轆轆肌腸,也滿足了最初的揣度與想望。

  歷經了時代更迭與變遷,隱身於巷弄裡,屹立數十年的好味道,餵飽多少駐軍、居民、思鄉遊子與前仆後繼的遊客。順風順水、按圖索驥,就循這份微微的香、沉沉的靜,在距小徑邱良功墓園不遠處,有這麼一家樸實不起眼的小店,並不華麗亦不矯情,時時漾著餅香、蛋香、熱狗香、香腸香、炸物香......,以再尋常不過的食材,讓人看著、嗅著,都饞。

  美食與歷史皆不可辜負,在蔭涼的老榕下,在小店的矮簷下,肚皮圓滾,飽食之餘,把往事、故事全數吃進胃袋裡,把成長、相愛、別離與團聚通通融進心坎裡,召喚過去與現在,用食物凝聚與慰藉,且聽一回夫妻同心、胼手胝足的勤勉故事,再聽一回駐軍十萬的戰地歷史。

 

原文刊載於《金門季刊》NO.133  中華民國106年12月出版

arrow
arrow

    La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